vol.70
党员·信念
  •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提出了“四讲四有”这一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标准。其中“讲政治、有信念”是成为合格共产党员的首要前提,要求党员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第95个生日来临之际,一群用实际行动践行理想信念的合格党员们,向我们展现了无穷的榜样力量。
  •   退休前,彝族党员李光忠是大方县理化乡的党委副书记。从1950年参加工作到1993年退休,李光忠一家一直住在大水井村的那间老屋。一生清贫的他,在这间老木屋里,保存着人生最宝贵的财富——136本日记本。136本日记本,是李光忠这一生以儿子、丈夫、父亲、党员、公仆等多种身份所经历的家事、国事、天下事的真实记录。 视觉中国
  •   “如果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将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终生。”——1954年5月19日(李光忠日记摘录)
      从参加工作开始,李光忠就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此,从1954年5月19日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开始,李光忠总共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申请入党39次。1973年3月20日,被李光忠视为一生中最光荣的一天,他的入党申请终于通过了。历时19年,一直以来都是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他,激动得在山路上一边跑一边哭。 视觉中国
  •   “高兴、惭愧、奋斗、希望。高兴的是,党关心培养了我42年,得到省、地、县至乡39次表扬;惭愧的是,党和人民对我要求做的工作任务欠得太多,还不满足;奋斗,能与新老领导同志及全乡人民荣辱与共,建设家乡;我坚决拥护党的改革制度,叶落归根。希望后来的接班人再接再厉。”——1993年5月16日(李光忠日记摘录)
      这一天,理化乡因行政区划撤区建乡,李光忠从副书记岗位退休。 工作这些年干的每一项工作,他都以日记的方式记录在日记本上。回忆起自己工作期间最大的成就,最让自己欣慰的就是在退休前,让当地百姓吃上了干净水。
      1988年,李光忠向上级申请,自己筹款,组织村民们用了6年时间,在当地的罗盖山下打通了一条70多米长的水槽,引出了干净的水源,解决了困扰当地村民多年的吃水问题。
      退休后的李光忠没有闲着,当了3年的名誉村支书,协助村干部工作,调解邻里纠纷,凭着自己在当地的德高望重,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大家长。 视觉中国
  •   “今天下午,李忠梅来电,请我去他家吃饭。当我得知她家乔迁之喜,没有像别家那样大操大办,只邀请家里至亲去吃一顿家常便饭时,我感到很欣慰,党的八项规定落实到我家里了。”——2016年1月27日(李光忠日记摘录)
      李忠梅是李光忠的孙女,从事建筑材料销售工作。年初乔迁之喜,按照当地流传多年的风俗,应该摆下酒席宴请亲朋好友热闹一番。
      “不管别家怎么搞,我李光忠的家人就是不能大操大办。”党的八项规定出台之时,李光忠早已退休多年,但时刻关注时事政治的他,还是通过报纸、电视以及到乡政府搜集相关文件,学习了党的八项规定。
      家风清则党风正,这是李光忠始终坚持的观念。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连自己的小家都治不好,更别说治大家了。 视觉中国
  •   每天二三十公里路,每年穿烂4双雨靴、6双胶鞋,在28年邮递生涯里,重庆市大足县高坪镇58岁邮递员黄大华,走过了25万公里的邮路,相当于“环游”地球6圈。
      在28年里,作为共产党员的黄大华坚持勤恳认真、热情周到的工作态度,从不落下群众一封信,从不多收群众一分钱,从没有一次群众投诉。在平凡的岗位上,黄大华赢得了群众的称道和尊重,为群众留下了共产党员的好印象。 视觉中国
  •   黄大华在处理信件。 视觉中国
      1989年,家住安岳县双龙镇的周大爷,生病需要用钱,他写信给儿子,但却因没有邮费而发愁。他找到黄大华,掏出两个鸡蛋,想用鸡蛋充邮费。黄大华“严厉”地拒绝了周大爷:“你放心,信肯定给你寄出去,邮费以后再说。”不久,周大爷收到儿子的汇款后,急着要请黄大华吃饭,黄大华再次拒绝了他。无奈之下,周大爷买条烟托朋友转送,却还是被黄大华退还。
      无论是面对微薄的工资,或是工作的艰辛,还是群众的感谢,黄大华都有一句口头禅:“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   黄大华至今珍藏着参加工作时的邮包。 视觉中国
      有一天,一位步履蹒跚来到邮局取退休工资的老人引起黄大华的注意。经他了解,这位退休工人名叫罗建云,年近八旬的他与老伴住在偏僻的山沟里,每个月来镇里取一次工资,行动不便的他往返一次很是吃力。
      于是,黄大华忍不住又揽下一个活:罗大爷,以后每个月的工资,我给你送家里去!
      2009年的春节,天飘着雪,风刮得很大,路面也被冻住了。妻子杨明坤劝黄大华在家休息一下。眼看到了月底,又临近春节,老人肯定急等着用钱。黄大华不听妻子劝说,穿着胶鞋就出门了。陡峭的路,此时更加难走。快到罗建云家时,55岁的黄大华一个踉跄,直接从坡上,滑到了罗建云家门口。
      “送钱来了。”顾不得身体的疼痛,黄大华一边掏钱,一边敲门。看到黄大华,老人热泪盈眶,执意要挽留他吃饭。黄大华说:“吃了您这顿饭,我就失去共产党员的本色了。”
  •   黄大华准备开始一天的投递工作。 视觉中国
      28年的工作经历,只有骑烂的自行车,挎坏的邮包可以见证,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黄大华从未获得一本荣誉证书,一张奖状。除了单位领导的多次口头表扬,得到更多的还是群众的称道和敬重。
      对此,他从不怄气,在他看来:群众口碑就是最大的荣誉。
      黄大华工作的地方,有许多外出打工的人,尤其是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书信来往显得十分重要。“在家的人,都期盼着外面的亲人能寄信回来。”黄大华感慨地说,老百姓拿信不容易,能把信送到,百姓的一句感谢,比十个表彰,比一大堆的证书,还要重要。
  •   云南昆明七旬老党员徐元直,用二十余年的时间收藏整理了报刊资料六七百公斤,达十多万张。自从2004年搬进永昌小区后,他多次用自己所收藏的资料在社区进行知识宣讲,丰富了居民的生活,以此践行了一名老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视觉中国
  •   徐元直老人在家中整理展板内容。 视觉中国
      老党员徐元直是昆明市西山区永兴路社区的一位居民。有过22年军旅生活的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收集党建、社建方面史料图片的爱好,渐渐地,他凭着这些“积蓄”,决定以自掏腰包办展览的方式,为社区文化建设做一点贡献。自2004年住进永兴路永昌小区开始,他把20年收藏的报刊、图片、邮票、钱币、门票等制作成展板,在社区展览室进行展览,生动展现了共和国历史重大事件和历史变迁。
  •   老人整理的历史资料,每一页上都有老人手写的注释。 视觉中国
      “为了能够把收藏的资料以展板的方式展示给居民,我前后大概花了10多万元。”他说,如果只是收集归档资料,还不至于花费那么多,但是如果要将材料制成展板,那么无论是前期投入还是后期制作,都得花费成本。据了解,为了做好这些展板,老人还自学了一些制图软件的使用。
      “我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因为这是我的信念,而且已数十年如一日。”徐元直自豪地表示。
  •   徐元直老人为社区群众讲解展览的内容,收到了大家欢迎。 视觉中国
      随着自办展览的事迹传开,徐元直的家中常有前来找他借寻资料的公务员、大学生和社区居民,他也常常被邀请到学校和社区进行知识宣讲。“每一份收藏文档都是在讲一个故事,只要我还能动,我就要一直借助这个社区平台把展览办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党,了解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徐元直说。
      老人不求名利,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做好党和群众的“桥梁”,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   吴甫民是北京航天总医院血透中心副主任医师,1987年参加工作,2006年入党,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自2003年担任科主任后,他更加用他的人格、思想、为人处事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让患者和周围的同事感受到无限的关爱与信心;他坚守二十五年的工作作风,在同事和患者之间不断地被传诵着、继承着、发扬着。 视觉中国
  •   血液透析是一种人工净化血液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肾病。来医院做血液透析的患者都是“常客”,每周要做三、四次,每次约4个小时。吴甫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如今双鬓斑白,却不改年轻时的工作作风,每天早上6点出门,10多分钟后到医院开门迎接早已等候在门外的患者,开始12个小时的工作,每周只休息一天。 视觉中国
  •   疾病让患者深感不幸,但透析中心的患者遇上了吴甫民,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只要是为了患者,吴甫民什么都愿意做:他会帮助没有家属陪同的病人缴费、搀扶病人上厕所、有病人呕吐,他拿着塑料袋就去接、帮病人打扫病床卫生、为病人送饭……
      由于没有单独的肾脏内科,吴甫民的病人很分散,查一次房要走遍各个科室的病房,内科、心血管、消化、呼吸……为了方便走动,吴甫民在医院里经常穿双“千层底”,偶尔穿的皮鞋也能看出明显的磨痕。在吴甫民看来,现在的机器操作更加智能了,药剂也更先进了,但想要做好工作,依然要靠内心的一股“热血”面对每一位患者。 视觉中国
  •   吴甫民不善言辞,但言简意赅,总是热忱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及家属,不厌其烦地倾听他们的病痛与烦恼,为他们排忧解难,尽一名医生的天职。
      “医生是病人造就的,一个真正的医生,他的全部时间属于病人。”这句话是对吴甫民最好的诠释。仁心仁术的他始终坚守着自身的理想信念,守护着患者生命的最后通道。 视觉中国
  •   孙灶森是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退休老教师、共产党员,早年从教几十年来,把所有的心血倾注在孩子们身上,先后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德育先进学校校长等殊荣。由于婺源县浙源乡是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占在校学生的80%。2004年,他用自己多年来攒下的全部积蓄,购买了书籍,添置了娱乐设施,创办了免费的“少年之家”,把自己晚年与一批批留守孩子紧紧连在了一起,并从中享受着快乐。 视觉中国
  •   孙灶森认真书写“少年之家”当天的借书登记。 视觉中国
      浙源乡地处婺源县山区,上世纪90年代,乡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在当地小学生中,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或在学校寄宿的留守儿童占到了7成以上。放学后和节假日,他们缺乏健康文明的娱乐场所,隔代管理的弊端使许多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少年”。
      看到这些,本该颐养天年的孙灶森老人坐不住了。在没有一分钱资助的情况下,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创办了“少年之家”。老人为“少年之家”添置了1000多册书本,并自己动手制作了跷跷板、尼龙绳秋千等游乐设施。“少年之家”缺什么,他就买什么,没有钱,他就自己学着做。从此,附近的“山里娃”也像城里孩子一样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少年宫”。
  •   孙灶森在整理阅览室的图书。 视觉中国
      为教育事业可以倾其所有的孙灶森,对自己却是吝啬至极。为了省出更多的资金改善“少年之家”条件,孙灶森每次到县城办事连两块钱的车费都舍不得,硬是走几里路到办事单位;路上渴了,一元钱的矿泉水都舍不得买;午饭吃的是三块钱一碟的萝卜或青菜;如果上午没办完事下午还要继续办,中午就在单位门口打个盹……
      孙灶森说:“我对孩子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孙子一样。”他的心中,只有孩子。尽管开办“少年之家”很累,几乎用尽了他一辈子的积蓄,有时甚至还遭人白眼,但每当孙灶森看到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听到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一切辛苦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   孙灶森和少年之家的孩子们做游戏。 视觉中国
      2007年8月23日,在他80岁生日的那一天,孙灶森还写了一封《公开的遗嘱》,张贴在村前屋后,并请求党组织监督家人执行。他在遗嘱中写道:“我是优秀共产党员,生前做到为人民服务,死后请不要铺张浪费,省吃俭用积攒下的2万元存款,将无偿捐献给当地的少年儿童教育事业。”他希望以自己的善举,感动更多的热心人一起关爱“少年之家”。这是一位老人的心愿,更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具体行动。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往期回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