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71
从“小裁缝”到国宝守护人
  •   “住得远吗?”
      “不远,就在附近。”
      北京西郊,百望山脚下,依山傍水,这里藏着刘利娟的“秘密花园”;这也是个“寂寞”的地方,它的鲜活只有有心人才能体会。
  •   迎面而来的女孩,个子不高,戴着口罩,额前密密的空气刘海半遮了透着笑意的眼睛,礼貌而又腼腆。她就是刘利娟,一个87年的山西妹子,一个话不多的“北漂”,一个初次见面就能用她的安静让人信任的人。
  •   “这些都是文物,哪怕是一根针、一粒珠都是国家的,必须交给可堪托付的人保管。”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部馆员蒋佳宁说,这些“宝贝”遇到了对的人。
  •   这里藏有数万件民族文物,分为17个门类,收藏在9个大库房里……自1984年11月筹建以来,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文物库虽经多次搬迁,却丝毫没有放松和懈怠对于民族文物的征集和保护。其中,黎族文物的收藏最为系统全面,多达3000多件。此外,2016年前后,中国民族博物馆还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最系统的一次收藏;在过去五六年间持续开展的“中国东北跨境民族文化遗产收藏”,也使中国民族博物馆已经成为我国收藏东北亚驯鹿民族文化遗产最系统、最完整的博物馆。
  •   如果不到中国民族博物馆,我们对“多彩中华”的认知多半是概念性的,而在这里,苗族的背儿带、侗族的藤编饭盒、鄂伦春的狍皮帽、赫哲族的熟皮刀……它们都带着“一方人”用过的手温和磨砺过的纹理,将“一方水土”的底色、气息、神情、态度,锁进岁月的剪窗里,鲜活如初。
  •   三年前,刘利娟的生活里还没有它们。“之前一直在做成衣制作和舞台服装。”她没想到,有一天会从一个“手艺人”成为一名文物库管员,而让她与它们产生交集的正是她安身立命的“手艺”。
  •   2015年,刘利娟参与了中国民族博物馆的一个展览项目,负责民族服饰的修补和整理,温厚的性情和细致的手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刘利娟自己也为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所“震撼”。
  •   “水族的马尾绣!”这是她的“初见”,不善言辞的刘利娟没能找到准确的词来形容当时的感受,她只是觉得那一针一线太美了、太精致了,技法太高超了,这是一个爱“手艺”的人的直觉。56个民族56枝花,2017年她正式入职,成为这座“秘密花园”的守护人。
  •   这是一份并不轻松的工作,需要体力、脑力,还有心力。
  •   将征集来的文物点交,量尺寸、查完损再登记编号、熏蒸消毒,然后才能拍照、入库、排架;将展出的文物仔细核对、整理、保养、归库……一出一入,每一次,刘利娟和同事们都不曾懈怠。
  •   每年,他们经手的文物有7000-8000件/次;每天,他们都要巡查9个库房,皮毛的、竹木的、服装的……民族文物大多取之于有机材质,又多半用于日常生产生活,既要保留它们的“原汁原味”,又要延缓它们的“衰变”,保管很有难度。“它们的价值不在于值多少钱,而在于原生态。”
  •   文物们的“冷暖”(温度)、“呼吸”(湿度)、清洁等等,都离不开“刘利娟们”的悉心照顾。“少数民族的服饰有的很繁复,一套有十几件,都需要刘利娟细心整理在一起,出库要检查,入库要点交,不遗漏,不出错。”蒋佳宁说,刘利娟是个“有心人”。
  •   “她可以做到在几万件藏品中迅速定位,找到指定的文物,对文物的特色、特性、价值非常了解,甚至有什么同款的或者有什么配件都一清二楚。”入馆三个月,她就得到了同事和专家们的认可。
  •   “刚开始会觉得有一点枯燥,但还是被这些‘宝贝’迷住了。”和征集人交接时,刘利娟默默记下文物的特色;和馆藏部老师们的交流中,刘利娟用心记下保管文物的要点。此外,她还自己购买专业书籍,学习文物、馆藏知识。她的努力和悟性同事们看在眼里,而她自己只说“可能就是孰能生巧吧。”
  •   “就想让它们好好的,让孩子们长大以后也能看到我们民族过去的生活。”说起儿子,刘利娟的经典“腼腆笑”又浮上脸庞,“儿子上四年级了,有时候会给他讲讲这些文物的故事,他对我这份工作感到很自豪。”
  •   和刘利娟前后脚,“大宋”宋东礼从原来的安保岗转型文物库管员。大宋是山东人,同事们给他的评语是“沉稳”,同样不善言辞,却憨厚忠实、任劳任怨。大宋写得一手好字,有入库的文物,通常都是大宋写编号,刘利娟缝号。有些文物很笨重,需要两个人一起搬。两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   觉得清苦吗?“有是有一点”,但他们仍回以一个憨憨的微笑。
往期回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