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0
抢救“水中国宝”中华鲟
  •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洄游性鱼类,为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曾与恐龙同期生活,在地球上存活了上亿年,素有“活化石”之称,也被称为“水中国宝”。
  •   中华鲟生在长江,长在大海。从事了11年中华鲟研究保护工作的杜合军博士介绍,中华鲟每年10-12月在长江上游产卵繁殖,幼苗孵化以后,第二年4-9月出现在长江口。雄性8年、雌性14年初次性成熟,之后,中华鲟再从各海域经由长江口进入长江,进行生殖洄游。
  •   数亿年来,中华鲟依照古老的基因记忆,从大海途经1000多公里长江水域,洄游到长江上游。但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今这条洄游之路却充满艰难险阻。目前,中华鲟处于极度濒危状态。1988年,中国首次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华鲟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0年,中华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升级为“极危级”保护物种。
  •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于1982年成立,是我国唯一一家因大型水利工程兴建而设立的专业珍稀鱼类保护科研机构,养殖着国内梯队齐全、数量最大的中华鲟人工种群,近四十年来,在以中华鲟为代表的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和公众环保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1984年,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鲟鱼脑垂体成功催产3组中华鲟亲鱼,获得鱼苗24万余尾。1985年,用人工合成激素代替鲟鱼脑垂体进行催产试验获得成功,不再为获取鲟鱼脑垂体而捕杀亲鱼。这项技术的应用,避免了对亲本资源的破坏,对中华鲟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获得了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8年,“中华鲟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苗种繁育工艺流程,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及幼鱼放流数量和规格等达到放流指标要求。同年,“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作为行业标准发布。
  •   1987年至1998年间,中华鲟研究所对鲟鱼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开展了对国内外各种鲟鱼的研究、鲟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推广以及中华鲟子一代种群的人工养殖。
  •   1995年,在国内率先突破大规格幼鲟培育技术,将规模化培育幼鲟的成活率提高到70%以上。
  •   1997年,中华鲟研究所攻克了中华鲟营养需求和驯食配合饲料技术,使苗种培育不再依赖活饵料,大大提高了培育苗种的数量和放流鱼种的规格。
  •   2000年,中华鲟活体无创伤采卵技术获得成功。该项技术的应用使产后亲鱼得以保活,并在康复后再放回长江。
  •   2009年10月,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成功孵化出子二代鱼苗1.8万尾且当年产后亲鱼的康复技术成熟。该项研究成果经湖北省科技厅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中华鲟物种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   随后的几年中,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连续多次获得成功,繁殖规模逐步接近野生亲鱼繁殖规模。2014年10月,子一代中华鲟实现再成熟并繁殖成功,标志着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中华鲟亲本再成熟”这一关键技术有了实质性突破。
  •   “截至2021年,我们已累计向长江放流多种规格的中华鲟64次,总数超过504万尾,有效补充了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说,中华鲟研究所掌握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等物种保护核心技术,建立了覆盖亲鱼培育、苗种培育、洄游监测等全周期的中华鲟保护体系。(图为2021年4月10日,“2021年长江三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2009年,世界上第一尾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子二代苗种在研究所三峡坝区基地诞生,标志着中华鲟可以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完成整个生命周期,中华鲟放流可以不完全依赖野外成熟亲鱼。这对于中华鲟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图为2021年4月10日,“2021年长江三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往期回顾更多